
脂
原创 点击关注>> 吕老仲景说
2025年08月19日 16:50 河南
行医大半辈子,发现脂肪瘤十有八九逃不开“痰湿凝聚,气滞成核”八个字!
这痰湿气滞啊,就好比一盆黏糊糊的面糊糊,塞在皮肉之间,搅不动、化不开,日子久了,就结成一个个小面团似的瘤子。摸上去软软的,不痛不痒,但长在身上总让人心里膈应,尤其爱长在背上、胳膊、大腿这些地方。
咱中医宝库里,有这么一味葯,看着不起眼,但用它煮水喝,可化痰行气、祛除顽痰!
这味葯就是——白芥子!
白芥子秉辛烈走窜之性,专入皮里膜外、筋骨痰涎聚集之处。它像一把锋利的小铲子,能豁痰利气;又像一股强劲的穿堂风,能搜剔那些深伏在腠理、经络里的老痰顽痰。
白芥子堪称中葯队伍里专啃“硬骨头”的攻坚手!遇上脂肪瘤这种痰湿淤堵,它是化结散核的尖兵;遇着寒痰冷饮咳嗽气喘,它又能变身温肺豁痰的快刀;更别说它还能散结消肿止痛,对付阴疽流注、关节肿痛也是一把好手。
《本草纲目》里说它“利气豁痰,除寒暖中,散肿止痛。治喘嗽反胃,痹木脚气,筋骨腰节诸痛。”
《本草经疏》也夸它:“白芥子味极辛,气温。能搜剔内外痰结,及胸膈寒痰,冷涎壅塞者殊效。”
临床上,不管是单个的、多发的脂肪瘤,只要是属于痰湿凝聚这一型的,我都会常用到白芥子。它是消瘰丸、阳和汤、苏子降气汤这些方子里的重要成员,屡试屡效。
当然,每个人的体质各不相同,实际运用时也要灵活一点:
若痰湿偏重,身体困重,舌苔厚腻,可配茯苓、半夏、陈皮。
若畏寒四肢不温:可配肉桂、麻黄、熟地。
若气滞明显,胸胁胀闷:可配香附、青皮、枳壳。
中医的精妙之处,就在于识对病机,用对思路,巧妙配伍,方能收获良效!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
全民配资股票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