图片
图片
作者 :儒风君 · 小西
今日是2025年10月8日,我们迎来秋季的第五个节气:寒露。
此时气温显著下降,露水渐寒,即将凝结成霜,标志着天气由凉转寒。
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释其名曰:“寒露,九月节。露气寒冷,将凝结也。”
民间更流传着这样的气候智慧:“寒露若逢下雨天,正二月里雨涟涟;寒露若逢天气晴,正月二月冷难行。”
寒露这一日的阴晴雨露,是大自然写下的密码,预示着整个冬季的冷暖旱涝。
读懂寒露,便是读懂了半个冬天;顺应天时,方是人间至简的智慧。
01寒露习俗
寒露节气,天地间悄然发生着微妙变化。
古人以“三候”细察这一转变:“一候鸿雁来宾,二候雀入大水为蛤,三候菊有黄华。”
鸿雁南迁避寒,雀鸟深藏踪迹,唯菊花傲然绽放。
这不仅是物候的更迭,更是大自然的智慧。
此时北方秋高气爽,层林尽染,正是登高望远的最佳时节。
白居易在《重阳席上赋白菊》中描绘的“满园花菊郁金黄,中有孤丛色似霜”,正是寒露时节的典型景致。
人们会顺应秋气上升的养生之道,通过登高舒展肺气,来调节身心。
古人还会在寒露采菊制茶,以祛秋燥;南方则盛行吃螃蟹、饮寒露茶。
岭南地区更有“寒露芝麻酥”的食俗,取“芝麻开花节节高”之美意。
无论哪一种习俗,其实都是先民在与天地相处中,悟出的养生之道与生活雅趣。
图片
02天雨兆丰年
农谚道:“寒露有雨冬雨多,寒露无雨冬雨少。”
话虽简单,但却是千百年农耕凝练出的智慧。
北宋沈括在《梦溪笔谈》中记载了两则生动的真事:
有一年寒露降雨,当年冬天京城雪深三尺,开春时麦子长得特别好;
相反,另一年寒露晴空万里,整个冬季干燥少雪,导致北方春旱。
一雨一晴,牵动着来年的丰收与歉收。
从现代气象学角度来看,寒露时节冷空气活跃南下,若与残余的暖湿气流交汇,易形成降水。
这种天气模式一旦确立,往往预示着冬季冷暖空气交锋频繁,降水概率显著增加。
因而在农耕文明的经验中,寒露雨水被视作“天蓄冬水”,是为大地储备的珍贵资源。
民间对“寒露宜雨不宜晴”的认知,正是古人对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。
寒露的雨水,不仅滋润当下,更预示着冬雪的丰足,是为来年春耕埋下希望的种子。
“瑞雪兆丰年”的期盼,早在寒露这一天,就已悄然而生。
图片
03寒露宜忌
寒露过后,天气明显转凉,昼夜温差加大,空气中的水分也逐渐减少。
根据《黄帝内经》“秋三月,早卧早起,与鸡俱兴”的建议,此时养生要特别注意“防燥、避寒、润肺”。
1.三大宜:顺应时节好过秋
①宜保暖:寒露脚不露
老话常说“寒露脚不露”,这是非常实用的养生智慧。
脚部离心脏最远,血液循环较差,再加上有很多重要穴位,最容易受寒邪侵袭。
建议睡前用热水泡脚(可加入艾叶或生姜),水温以40℃左右为宜,泡到身体微微发热即可。
平时记得及时穿上袜子,特别注意脚踝附近的三阴交穴保暖。
②宜润燥:食麻润燥正当时
《饮膳正要》记载:“秋气燥,宜食麻以润其燥。”
这里的“麻”指的是芝麻、杏仁等富含油脂的食材。
早餐可以喝一碗温热的杏仁粥或芝麻糊,平时多吃梨、银耳、百合等白色食物,它们都能很好地滋润肺部和肠道,缓解秋燥引起的干咳、皮肤干燥等问题。
③宜早睡:与鸡俱兴养阴精
秋天自然界的阳气开始收敛,人也应该顺应这种变化,最好在晚上9-10点就寝,早上6-7点起床。
充足的睡眠可以帮助身体更好地收敛阳气,为冬季储备能量。
尽量避免深夜进行剧烈运动,以免阳气外泄,影响睡眠质量。
2.三大忌:避开误区保健康
①忌熬夜:最伤阴血损元气
寒露后人体阳气渐退,阴血相对不足。
熬夜会大量消耗阴血,导致虚火上炎,不仅让人第二天精神不济,长期还会降低免疫力,增加感冒风险,甚至引发心血管问题。
②忌辛辣:助火伤肺要少吃
秋季肺气当令,而辛辣食物(如辣椒、生姜、花椒等)容易助火伤肺。
这个季节要适当减少这类调味品的使用,同时戒烟限酒,保护好娇嫩的呼吸道。
③忌剧烈:守静为宜不过汗
《保生心鉴》强调:“秋须守静,不宜妄动。”
秋季运动应以缓和为主,达到微微出汗的程度即可。
推荐太极拳、慢跑、散步等运动,避免大汗淋漓,否则反而容易受寒生病。
寒露时节,顺应自然规律调整生活方式,不仅能安然度秋,更能为健康过冬打下坚实基础。
记住这些宜忌,照顾好自己,就是对家人最好的关爱。
▽
寒露是天地写给大地的信笺,读懂它,就读懂了季节流转的密语。
《淮南子》有言:“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。”
寒露这一天的阴晴雨露,正是自然给我们的冬季预告。
寒露一滴雨,可窥冬季之冷暖;寒露一片晴,可知来年的春景。
《农政全书》说:“寒露看天,可卜一冬。”
其实,寒露是在告诉我们,若见秋雨潇潇,不必烦扰,那是天地在为明年的丰收悄悄蓄力;若遇秋阳高照,也当未雨绸缪,提醒我们冬日防旱须早作安排。
愿您在这个秋深露重的时节,既能知天时而养其身,亦能晓地理而安其心。
从容走过寒露,静待冬日来临。
文末点亮小红心,鼓励下儒风君!
3秒加星标,儒风大家抢先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全民配资股票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