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平时走路的时候会观察自己的双腿吗?很多人只盯着血压计、血糖仪,却忽略了身体最诚实的“检测器”——咱们的双腿。
血脂这玩意儿特别狡猾,平时没啥感觉,悄无声息地在血管里“搞破坏”,可别当成小事不理会,血脂异常可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,严重的能引起心梗、脑梗。
说白了就是,血液里的脂肪太多了,就像锅里的油腻腻的,流动起来自然就慢了。
而咱们的双腿离心脏最远,血液循环本来就不如其他地方好,一旦血脂高了,腿部最先“遭殃”。
今天小希就跟大家唠唠,血脂超标时,双腿会发出哪4个求救信号,以及如何科学调理。
双腿的4个异常要当心
1、小腿肚发沉发胀,像绑了沙袋
很多人腿沉就说“哎呀,年纪大了都这样”,可别当成老化忽视。
血脂一高,血液就变得黏糊糊的,流动慢了,血脂增高会导致血流减慢、血粘度升高,水湿就容易淤在下肢。
中医讲“湿性趋下”,说白了就是湿气往下走,加上脾虚运化不动,形成了“痰湿瘀阻”,这要再拖下去,连静脉回流都受影响,能不沉吗?
2、脚底板发麻发木,像踩棉花
有人说“医生,我脚经常麻,是不是缺钙啊?”——这可不一定是缺钙的事儿。
血脂异常会造成血管狭窄和堵塞,阻碍血液正常流动,脚离心脏最远,血脂一高,血液送不过来,最先遭殃的就是脚。
中医认为,“麻为气虚,木为血瘀”,气血过不来,神经血管“饿得慌”,可不就麻木嘛。
这种麻不是压麻了,而是经常无缘无故的,像穿了厚袜子似的“隔一层”感觉。
3、腿抽筋,尤其半夜突然发作
别一听抽筋就补钙,很多人钙片吃一堆照样抽筋,一查血脂却高了。
动脉闭塞或狭窄会导致血流减少,血液里的“垃圾”多了,毛细血管容易堵,腿抽筋,其实是肌肉在喊“缺氧了!缺血了!”尤其晚上血流更慢,抽筋就更频繁。
4、腿皮肤发亮、汗毛突然减少
这个信号最隐蔽,但最危险,如果发现腿皮肤紧绷发亮,汗毛莫名脱落,甚至颜色发暗,说明血管堵塞已经比较严重了。
中医讲“肺主皮毛”,但皮毛的营养靠血送,血脂异常会使血管壁内出现纤维组织增生和钙质沉着,形成硬化斑块,血送不到皮肤,汗毛就枯萎,皮肤也失去滋养。
防堵方法要牢记
1、食疗方:山楂荷叶茶
山楂15克、荷叶10克、决明子10克,开水冲泡15分钟,山楂化积消脂,荷叶清热利湿,决明子明目降脂。
记住,水温别超过80℃,这样可以保留有效成分。
2、按摩法:拍打胆经
每天散步时,多拍打双腿外侧——从胯骨到脚踝,这是胆经的路线,用空心掌,力度适中,拍打3分钟,胆经通了,就能帮助“清淤”,促进血液循环。
3、运动:踮脚尖
每天扶墙踮脚尖100下,像泵一样把血挤回心脏,别小看这个动作,能有效改善下肢血液循环。
中医里面,脚是人体的“第二心脏”,动起来就是在给血管做按摩。
4、饮食调理
少油少糖,多吃荞麦、冬瓜、海带——这些都是给血管“刮油”的好东西。
尤其海带,含碘丰富,可以软化血管,同时也要忌口肥腻,戒烟限酒。
血脂高这事儿啊,真的不能光靠感觉,双腿上的这些小毛病,可别总怪“年纪大了”,咱们这身体就像老房子,水管(血管)堵了要早通,等漏了再修,那可就是大工程了。
希望大家都能早发现、早调理,拥有健康的血管和轻松的双腿,别让血脂这个“沉默杀手”悄悄伤害了咱们的身体。
温馨提示:本文所载的健康相关信息仅供参考,不代表本平台观点,不能直接作为任何健康干预的依据。在采取任何预防、治疗或治愈的措施之前,请先与医生进行沟通。
文中所提姓名均为“化名”,切勿对号入座
全民配资股票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